English

常熟抒写文化新篇章

热热闹闹的群众场景
2000-09-21 来源:光明日报 沈卫星 我有话说

从来被奉若吴文化主流的江苏常熟市,素有“文开吴会”、“道启东南”之美誉。历史上,这座江南文化名城的上空,始终以文运昌盛、人才辈出而弥漫着经久不衰的氤氲美感。历史的册页已经翻到了新的世纪,文化,作为精神的花朵,在常熟的土地上开放得如何呢?最近,记者踏访常熟后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人们正在接过先贤卓越的笔墨,再次挥写常熟人文的锦绣篇章。

传承文化血脉回应时代召唤

在灿烂的中华文化里,常熟文化以其钟灵毓秀、源远流长、内涵深厚、积淀富足而发出独有的光辉,它一代又一代地涵养着常熟人的文化精神。

这些常常被证之于史。明末龚立本纂修的15卷《常熟县志》这样记载:常熟“士之飞诗书者,诵读之声比屋相闻,纠盟结社,蜚英海内。贫不负诺,富不易交,吐纳风流,意气横溢。表人胜士,千里命驾比比,人物显晦殊途,或矜名节,或树熏庸,或敦学术。”

常熟名人迭出,艺派纷呈,世代不衰,我们只要对这块以虞山和尚湖为代表的丰饶土地稍作回望,就能轻易看到黄公望、王、吴历的山水画,严的琴学理论与艺术,钱谦益的诗歌,毛晋的私人刻书,正是他们,开创了曾经独领全国风骚的虞山诗派、虞山画派、虞山印派、虞山琴派;另外,还诞生了(自唐代至清代)483名进士,状元8人,榜眼4人,探花5人,而其中又涌现出一批在科举取仕年代里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最杰出的代表当推中国近代维新变法先驱、两朝帝师翁同。如果说,这些尚属过去的辉煌,那么今天,我们仍能看到常熟贡献出了18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有25人被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杰出学者予以介绍,数量居全国县(市)之首。以上这些,对于昔日那个小小的县城来说,何等荣耀。

今天的常熟儿女,如何接续文化血脉,再创曾经有过的人文高峰呢?在常熟,我多次听到这样的话:“常熟人历来看重和拥戴知识和德行。如果不重视文化,是当不好常熟的领导,也站不稳脚跟的。”通过采访得知,常熟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文化,并通过它来树立自己的形象。看来这也是常熟人选择领导干部的标准。比如说,注重读书是常熟人最古老的传统,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不仅有工作上的促进和经费上的投入,还包括自身的积极参与。在常熟市举办的两届十佳藏书评选活动中,市委书记徐国强(当时为文化局局长)、市人大副主任言公达先后当选为个人藏书十佳。

常熟文化研究有着自己的一支人才队伍。而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学林中人背后都有一段热爱常熟文化的动人故事。最富传奇色彩的要数周公太,他是从一个走村串巷的换糖人走上了文化研究之路的。当年这个货郎以一根竹笛代替了声声吆喝,他不仅收取破铜烂铁旧衣布头,还收旧书——为留下自己看。后来,他考取了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回到常熟,担任文管会考古部主任,从此献身于地方文物事业,潜心研究,学术成果不断推出。在常熟,还有一大批以读书、写作为生存方式,视文化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甘愿为此鞠躬尽瘁的人。正是他们,常熟的人文生态更显茂盛。

市委副书记戈炳根对此分析说,常熟从文化中得益不少,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吴文化,使我们养成了尚文重教的思想观念和务实态度,因此,常熟的各项工作起点较高,进入改革开放后,浮躁较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非常注意可持续发展。今年,财政可望超过29亿元,人均收入农民为5000元,职工为8000元,居全省第一。

开掘人文资源再塑文化名城

丰厚富赡的历史人文资源,对常熟人来讲,是骄傲;对常熟文化人来讲,则意味着责任。

责任,就是要充分做好人文资源的挖掘工作,为当代社会所用。常熟文化人提出: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纵向开掘,横向拓展,为常熟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在服务中扩大文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我们听到常熟文化人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不能把文化资源当作“口香糖”,嚼完了就吐掉,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代一代传下去,不然,积淀虽厚,传之不远。

由此,常熟人在做文化这篇大文章时,立意高远,放足眼量。虽然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中,常熟只能算是“小弟弟”,在江苏省内,也是既不能与“六朝古都”的南京比,又及不上邻近的苏州和无锡,而且落实到文化上的编制和经费只是县级市的框架,但他们没有因此而却步,责任使他们格外清醒:工作的起点绝不能定在这里,否则思维空间和定势就会受到局限。于是,他们跳出县级市,向苏州、南京、上海、西安学习,看齐。由于定位准确,这几年常熟的文化工作有许多是大手笔,并且从中大有得益。

他们做的开篇文章就是翁同:把翁同故居中的“衣堂”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中国史学会和常熟市分别召开了“甲午战争与翁同”、“戊戌变法与翁同”学术研讨会;拍摄了8集电视剧《翁同》;扩建了翁同纪念馆,将原先的700多平方米扩大为5500多平方米,使之成为常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认识历史文化资源上,他们觉得这不仅是常熟的资产,而且是全国乃至世界的资产。因此,要把常熟的历史文化名人从故纸堆里请出来,为现实服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示范作用。比如,他们把翁同和看作是“读书成才”的楷模,这样就把100多年前的翁老先生与当今莘莘学子联系了起来。他们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将扩建后的翁同和纪念馆办成读书人景仰先贤和青少年立志求学报国的“圣地”。

常熟市文化局局长蔡说“标志性工程不能光为好看,不仅要把屋子造起来,还要让阵地活起来,这样群众才能热起来。比如围绕翁同和,我们搞了许多活动,今年观众一下子就达到一万多,许多观众就是冲着活动来的。

除翁同外,常熟已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薰,以及黄公望、曾朴、言子、瞿式耜等文化名人也将“活”起来。蔡局长说:“我们作为今天常熟的文化人,不能只做历史文化遗产的消费者,而要通过大量的发掘工作,做这笔遗产的积累者,使之更显丰厚,让常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次焕发荣光,使后人受用无穷。”

植根市场沃土陶铸经济之犁

常熟的文化人,为沐浴着先贤的文化光泽而欣喜,也为迎来明天的希望而奋发。今天,他们又把脚步毅然迈向了市场经济的沃土,去耕耘、开垦、播种新的文化。

常熟市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先驱者和最大的得益者之一,财政收入雄居江苏省榜首。然而,常熟的文化人懂得,文化如果只是固守在自己狭窄的圈子里,就不是现代的文化;他们还懂得,一个城市如果只是珠光宝气,钱袋鼓胀而远离文化,那也不是现代的经济。只有将文化植根于经济的沃土,让经济浸淫于文化的养液,用创造性的工作来推动文化与经济的结盟,这样才能做好常熟当代文化这篇大文章。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秦卫星对记者说:“常熟文化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为当地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上,努力形成与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文化建设新机制,以产业带动文化全面繁荣的新路子。”

事实也是如此,让我们先来看看乔新谔——常熟市文化馆年轻的馆长。他对文化工作的最大感受就是“忙得不得了”,他说10月份的文化活动就已经排了六七个了。问他文化在这里何以如此吃香,他说:“经济跑得快,文化也跟得快。由于适时调整了思路,改变了文化馆原来只是唱唱跳跳的娱乐场所,把阵地搬到了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为其提供有效的文化服务,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目前,常熟的文化工作除了节庆活动外,每年直接为经济建设策划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就有40多次,如常熟一类港开港仪式,常熟经贸洽谈会开、闭幕式,沙家浜旅游节等。另外,常熟文化工作热心为企业创名牌服务,前后为王市镇策划组办了六届“农民服装节”,为国内驰名商标“波司登”及许多常熟的企业创作歌曲、小品,组织专场晚会。企业文化活动在常熟开展得煞是红火。

文化不仅为企业服务,还为优秀人才服务。在经济发达的常熟,科技进入了经济主战场,科技人员备受市里重视,为科技人员服务是文化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常熟市图书馆包岐峰馆长介绍说,市里有一个30多名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名单,我们决定利用图书资源为他们服务,现在,馆里每年给他们每人500元钱,让他们自己购买科技书,用完后还给馆里就是。这样做不仅加强了为科技人员购书的针对性,又克服了馆里购书的局限性,一举两得。众多的创造性工作,为图书馆赢得了声誉,该馆曾作为唯一的县级图书馆参加了第26届世界图联大会。

在常熟,作为文化工作者,他们的经验是,如果你没有正确的定位,那么再有作为也没有地位。文化如果还停留在原有思路,不能跟上形势,就只能落得个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地位。实践证明,由于经济为文化提供了物质支持,文化为经济增加了文化含量,从而使经济与文化走上了良性互动的轨道。这不由得使我们强烈地感到,全国很多地方还普遍存在着文化的经济贫困和经济的文化贫困现象,而常熟早已找不到这种踪影了,文化与经济是那样的紧密协调,它们形成了常熟振翅腾飞的双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